台灣屬於亞熱帶氣候,尤其夏天一下烈日曝曬、一下午後雷陣雨,高溫多雨的環境最適合蚊蟲大軍的生存,加上台灣又是「颱風集散地」,雨後若是沒有好好清理、消毒環境與清除積水,病媒蚊蟲更會大量孳生。每年夏季來臨前,總會在新聞媒體看到許多有關登革熱的宣導防治,我們了解蚊子會帶給人類登革熱,也知道犬貓不會染上登革熱,但似乎忽略了蚊子也是毛孩「心絲蟲」疾病的帶原者。
台灣一年四季的氣候都適合蚊子生存與繁殖,即便是不出門、待在室內的狗狗也難逃蚊子的叮咬,若爸媽沒有定時幫狗狗做好預防心絲蟲的措施,狗狗便很容易得到心絲蟲症,所以犬心絲蟲的得病機率其實遠遠高於人類登革熱!又因感染心絲蟲的早期不會馬上發病,往往都是病情過於嚴重才被爸媽察覺,等到這個時候才治療多半已為時已晚。
此外,與登革熱不同的是,其傳染對象除了犬貓以外還包括人類,為人畜共通的疾病。
心絲蟲如何感染?
心絲蟲的傳染途徑是透過蚊子叮咬:當一隻蚊子叮咬到患有心絲蟲症的狗狗時,在吸血的過程會將心絲蟲幼蟲一併吸入體內,即成為心絲蟲帶原病媒蚊,而幼蟲就會在蚊子體內長大;當這隻病媒蚊再去叮咬下一隻狗或貓時,牠就會染上心絲蟲症。
幼蟲透過蚊子吸血時穿入狗狗的皮下組織,因幼蟲極小,所以染病初期不會有任何症狀,約6到8個月後會長成為15至30公分左右的成蟲,主要集中在胸腔的大血管(如肺動脈及心臟),當這些血管開始被心絲蟲阻塞時,就會出現咳嗽、精神委靡、食慾下降、體力變差等徵兆,末期更會出現呼吸困難、下肢水腫、腹水、甚至是心肺功能衰竭致死。
狗狗是心絲蟲的最佳宿主,牠在狗狗的血液中最容易存活繁殖,小型犬的血管管徑相對較細,所以會較早出現症狀,但致死風險也較高;中/大型犬若發現得晚也很難醫治。雖然心絲蟲在人或貓體內的生存機率比較低,但是有少數貓咪仍會被心絲蟲成功寄生且病程更快、徵兆也更少。
其他常見寄生蟲帶原疾病
不只要防範蚊子,還要防範其他寄生蟲,跳蚤、壁蝨是台灣兩大寄生蟲「頭目」。
跳蚤
跳蚤會導致犬貓皮膚過敏或傳播寄生蟲,其傳染的疾病中,在台灣最常見的是絛蟲;而小孩子抵抗力較弱,也可能會因為接觸帶有跳蚤的毛孩,而不慎吃入跳蚤而染上絛蟲。
平時爸媽可以仔細檢查頸部及尾根部背毛,以逆毛生長方向梳起背毛,觀察毛根部及皮膚,如發現跳蚤或蚤糞即可確診;也可用一張濕潤的白紙,放在狗狗身下用梳子梳毛,濕潤的白紙碰到蚤糞會暈開,這是用來確認蚤糞的方法。
壁蝨
5月至10月為壁蝨好發時期,主要出沒在草地、枯草、水溝及水泥縫中,成熟的壁蝨會在草枝尖端伺機而動,感受到狗狗的氣味和體溫時便會跳上並依附在狗狗身體。經由壁蝨傳染的疾病分三種:萊姆病、焦蟲症、艾利希體症,但在台灣主要傳染的疾病是焦蟲症及艾利希體症。
一、焦蟲症
狗狗感染焦蟲的常見臨床症狀為:貧血、無食慾、精神沉鬱,然而其他的疾病也可能造成類似的症狀,需要獸醫師進行血液抹片檢查或將血液樣本送到實驗室做更深入的檢查才能確診。
二、艾利希體
艾利希體的傳播主要是透過壁蝨叮咬:傳染途徑與心絲蟲雷同。尚未成熟的壁蝨爬上被感染艾利希體的狗狗身上叮咬後,在未成熟的狀態或是成熟的狀態下再叮咬別的狗狗身上時,就會把艾利希體傳播給牠。艾利希體可以在發育中的壁蝨身體裡存活5個月以上,也就是壁蝨在今天具有感染性,但是狗狗卻是在半年後才發病。
狗狗感染艾利希體的常見臨床症狀為:發燒、淋巴腫大、眼睛相關症狀、血小板減少、凝血功能異常等,慢性感染病患可能甚至造成骨隨再生不良,而出現全血球減少症,目前動物醫院皆有快速篩檢診斷工具可診斷或將血液樣本送到實驗室做確診。
而且艾利希體也是人畜共通的疾病!人類被感染後最常見的症狀是發燒、畏寒、頭痛、肌肉痠痛,其他較不明顯的症狀是反胃、食慾不振、腹痛、咳嗽、下痢,以及精神狀態的改變。
做好蟲蟲預防,一舉兩得
當狗狗在戶外玩耍後,爸媽更應該詳細地為狗狗檢查身體,因為這些是寄生蟲最常躲藏的地方。
強烈提醒爸媽除了平日裡需要幫毛孩做好除蟲措施外,也要定期帶毛孩接受預防注射及檢驗,平時也避免讓狗狗常出入寄生蟲容易藏身的地方,並做好居家打掃清潔,包括丟棄不要的積水容器,定期將花瓶、盆栽等容器換水,以消滅孑孓,做到有效防病媒蚊的效果。
一旦被叮咬後,切記要儘速帶狗狗就醫及治療,因臨床上症狀的變數很大,爸媽若觀察到毛孩有任何不妥之處,請盡快帶至動物醫院檢測,把握黃金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