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養貓前,有許多必修課程是萬萬不可忽略的!從單純的食衣住行,到可能會危及生命的傳染病,都是爸媽們必須放心上的問題。
柴犬逗趣的神情、厚實的毛髮、忠心的個性,在台灣和日本是人氣相當高的犬種,許多日本電影也以柴犬為主角。但品種狗有時為了保持血統純正,常會近親交配,因此更容易產生遺傳性疾病。
從發現過敏、尋找過敏原到治療,是一條漫長的醫療之路,毛爸媽除了勤做功課和紀錄之外,更要發揮好問的求學精神,積極地與獸醫師保持聯繫,以保障毛孩的飲食內容能有效遠離過敏原!
大部分的狗狗其實是不會控制自身食量的,意即「你給他多少牠就吃多少」,吃到肚皮都快撐破了還是照吃不誤。這樣不僅容易讓寶貝變成一隻小胖狗,更容易因飲食習慣不佳形成消化不良的隱憂。
狗狗比貓咪更常接觸戶外,每次到公園也一定要到在草地上翻滾一輪才肯罷休,然而當狗狗在草叢間穿梭時,跳蚤和壁蝨很有可能已經悄悄爬到牠們身上。
急性腸胃炎剛發作時,因腹痛、下痢導致狗狗非常痛苦,可能會看到狗狗在家中焦躁得來回走動,或是毫無食慾、無精打采的趴在地上,這些情形也會讓做父母的我們看得非常焦急啊!
腸胃健康與否對動物的日常生活有很大的影響,腸胃問題也是貓咪常見的臨床疾病之一,且越年長的貓咪患病的機率也越高。
雖然動物保護法第19條規定飼主一定要幫自己飼養的寵物植入晶片並做寵物登記,但依舊有不少毛爸媽認為晶片是「非必要」的。然而最常見的原因就是「因為我家貓咪/狗狗不出門,所以不需要打晶片」,但真的是這樣嗎?
「過年期間」榮登犬貓急診的旺季之一,雖然不希望有毛寶貝真的需要使用這份清單,但未雨綢繆總比事故發生時手忙腳亂來得好。趕緊把這一篇存下來!預祝所有毛爸媽及毛寶貝安心過好年唷!
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在2018/9/20時發布一篇公告,內容提到某些口服外寄生蟲藥中含有 Isoxazoline 成分會引發動物出現肌肉顫抖、共濟失調與抽筋等副作用,在國內有媒體報導後引起許多飼主恐慌,心想不知該不該繼續給毛孩使用口服外寄生蟲藥。
貓咪愛乾淨是眾所皆知的,時常看到貓咪不斷「舔舔舔」地用舌頭清潔及梳理自己的毛髮,尤其到了換季時期更容易因為換毛而勤加理毛,但這時候就要密切注意貓咪吃進去的「毛」有沒有排出來喔!
每逢接近農曆新年前,毛爸媽總是會特別忙碌:大掃除、拜拜、準備年節用品…常常一個不小心就會忽略心愛的毛寶貝;因此,過年期間反而成為動物醫院為寵物掛急診的旺季。
一聽到傳染性腹膜炎,相信很多貓奴們都會聞之色變,因為貓咪的大殺手之一就是傳染性腹膜炎!由於一般貓咪大多帶有冠狀病毒,當貓咪受到感染或環境給的壓力,就有可能會使病毒產生病變轉變為腹膜炎。
寵物「三大癌症照護」之一便是營養支持(nutritional support),罹癌的毛孩因受腫瘤所苦,腫瘤細胞本身因分裂/生長快速的特性,會和毛孩本身共用、甚至奪取所攝取的養分,進而造成毛孩的消瘦與虛弱;在治療期間造成的副作用如疼痛、化療造成的胃腸道症狀、發燒等,也容易引發毛孩厭食而導致營養攝取不足。
上篇介紹了腫瘤、白內障、青光眼等疾病,接下來將分享更多熟齡狗狗的常見疾病,或是照顧上容易遇到的狀況唷!
乳腺瘤是常見於犬貓的腫瘤之一,根據「2017國際寵物腫瘤研討會」的討論內容,表示狗狗癌症第一名為乳腺瘤,第二為淋巴瘤;貓咪癌症第一名為淋巴瘤,再來就是乳腺瘤。
「慢性」腎病代表此疾病是「漸進式」的,且腎病是不可逆疾病,最好的對應方法便是越慢讓疾病進入下一階段越好。最好的方式便是透過飲食管理來減緩疾病惡化,除了有助於延長患狗生命,營養支持在慢性腎病的治療中也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
遊戲時間對狗狗來說是不可或缺的,適當的活動不僅可以讓狗狗身體保持健康強壯、有活力,還可以讓牠們保持心情愉快。其中,益智玩具可以讓狗狗們擁有明確的目的,防止牠們感到焦慮,也能培養牠們的自信心。
「我家貓咪這一個月來都在家裡到處亂尿尿,有時還會跑到浴室的臉盆或洗臉台尿尿,這樣就算了,尿完還在屋裡亂滴,搞得地上都一點一點的,有時候顏色有點偏粉紅色。請問是不是我做了什麼讓牠不開心,所以牠在跟我抗議啊?」
淋巴瘤是犬貓最常見的腫瘤之一,就狗狗而言,有7-24%的惡性腫瘤是屬於淋巴瘤,其中淋巴瘤又佔造血組織惡性腫瘤的83%。犬淋巴瘤(canine lymphoma)依發生的位置及好發率依序可為:多中心性型(84%)、胃腸道型(5-7%)、縱膈型(5%)和皮膚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