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06.觀看 55.6k

從日常徵兆發現狗狗的椎間盤疾病,避免癱瘓|專業獸醫—陳重肇

久騰生醫艾沛斯陳重肇寵物幹細胞PetTalk博聯動物醫院毛孩法國鬥牛犬紅貴賓臘腸犬椎間盤突出‬寵物疾病獸醫寵物
陳重肇 獸醫師 博聯動物醫院
國立台灣大學獸醫系學士

現任 博聯動物醫院 主治獸醫師
前 美國賓州大學獸醫教學醫院 外科訪問獸醫師


椎間盤疾病,簡稱IVDD(Intervertebral disc disease),是臨床上很常見的狗狗神經問題之一;但很多毛爸媽可能並不知道自己的狗狗其實已經出現IVDD的徵兆,IVDD最嚴重的情形可能導致後肢或四肢麻痺、甚至癱瘓!

PetTalk團隊本次採訪高雄博聯動物醫院陳重肇獸醫師,陳醫師在小動物外科、骨科、神經外科、疼痛管理…等都有做深入研究,更在今年於國際期刊Cell Transplantation細胞移植發表了台灣第一篇關於使用幹細胞和手術成功治療癱瘓狗狗們的文章。藉由陳醫師的專業,提供IVDD的發生原因、好發族群、如何發現徵兆與治療等各式實用資訊給各位毛爸媽喔!

多數可能是先天性的基因問題,也就是「軟骨營養障礙」,擁有這個基因的狗狗他們在軟骨的發育完整性上不如其他狗狗理想,也影響到椎間盤的發育;也有一些是後天造成的,比方說狗狗很愛跳、常常爬樓梯等這些需要大動作或是高強度的運動,或是飼主抱狗狗的姿勢不夠正確,造成狗狗的脊椎受力不良,傷害就會比較大。

大多都是患有軟骨營養障礙問題的狗狗,比例上最多的是臘腸犬(患病風險是其他犬種的10倍),其他像是柯基犬、貴賓犬、法鬥、北京犬、米格魯、西施犬等等,也是常患有軟骨營養障礙問題的犬種;而臨床上最常見的前三名是臘腸犬、柯基犬和法鬥。

臘腸犬之所以是最容易得到IVDD的犬種,除了受天生身形和基因影響外,他們也是好動的狗狗,愛跑愛跳,很容易使大量的負重壓力集中在胸、腰椎的交接處,所以臨床上有8成的臘腸犬案例都發生在這一段交接處。

另外也特別提醒,法鬥除了容易帶有軟骨營養障礙的基因外,他們的骨架和脊椎結構也容易出現問題,尤其是在胸椎骨的部位很容易出現畸形或變形,或是發生髖關節發育不良等問題。

如果家中飼養的狗狗是以上提到的好發品種,建議狗狗在6個月到1歲間就可以帶去動物醫院做脊椎的X光檢查,讓獸醫師可以了解狗狗目前脊椎和椎間盤的生長狀況和型態;之後也要每年定期做追蹤,這樣就可以知道狗狗從幼年到成年,他的脊椎和椎間盤有沒有變化。因為有很多狗狗帶來給我評估時都已經3、4歲,甚至年紀更大,如果缺少這些影像資料,我只能告訴飼主狗狗的哪個部位出問題,但如果他又沒有出現任何像是腰背痛等臨床症狀,就比較難推測出問題的部位是否在幼年時期就出現,還是近1、2年才發展出來的。

如果是【患病初期】,很多飼主都會先注意到狗狗「以前明明很愛跳床、跳沙發,但最近好像變得不太願意做這件事」,但多數飼主其實在這個時候還沒有辦法馬上連結到可能是因為狗狗的脊椎疼痛導致的,常常都是帶狗狗到醫院做檢查時,才會順便跟獸醫師說「我家狗狗最近不太跳上沙發」或是「他最近活動力有下降」,透過神經學檢查和脊椎X光檢查之後才會發現原來他有椎間盤的問題。有些情況是飼主想抱狗狗,但還沒碰到他的身體、狗狗就開始哀鳴或大叫,這時候就要合理的懷疑他身體的某個地方正在疼痛。

【第二級症狀】,飼主可以很明顯發現狗狗可能會出現軟腳、後腳明顯無力,或是很容易跌倒等狀況;這些都是本體反射消失、後腿肌群控制失調等因素造成的。

到了第三級】,狗狗大多時間會是癱在地上、用前腳往前「拖」的方式在前進,可能會看到他的後腿想使力,但是撐不起來。

最後就是第四級和第五級,就直接是癱瘓甚至後腿失去痛覺。

狗狗的IVDD分級

首先要先減少狗狗活動量,並給予非常嚴格的運動限制,跳沙發、爬樓梯等活動都有可能會惡化椎間盤破裂處的神經壓迫與損傷。

再來就是就醫,讓專科獸醫師檢查是否為IVDD的問題,並依照狗狗的症狀安排後續相關治療計畫。也有少數案例是會在12~48小時內急速惡化,也就是從正常的神經狀況、直接變成重度癱瘓。

如果家中狗狗屬於好動兒類型,有可能會在接受治療後、他「覺得不痛了」,就又開始恢復以前跳上跳下、跑來跑去的習性。遇到這種個性的狗狗,我們通常會建議飼主,等狗狗症狀好轉一點後,還是要維持他的生活習慣,帶他出去做適量的運動,比方說牽著散步、不超過快走的速度,利用這種方式期望達到「減少脊椎的負擔」並「消耗狗狗的體力」兩個目的。

通常【第一級和第二級】的治癒率都蠻高的,獸醫師或飼主大多會選擇用內科治療,包含:使用止痛藥、限制狗狗的活動量、多休息等等,並搭配雷射治療和針灸療法;治療期大約是一到兩個月,多數狗狗都可以在症狀上看到明顯的改善。

第三級】的狗狗主要還是會先以內科治療為主,雖然有可能沒辦法100%恢復,也就是說他可以行走,但沒有辦法完全恢復原本正常的運動功能;不過多數症狀還是可以改善的。為了達到良好的恢復,手術也是可以考慮的。

如果是第四、五級狗狗,我們就會建議這些狗狗選擇外科手術治療。一開始會先用電腦斷層做椎間盤突出的定位,確認是單一區域突出還是多發性的突出,並決定手術的方式。不過即便是手術治療,第四、五級想要恢復完全正常行走的狗狗,還是比症狀較輕的狗狗比例上來的少,除了神經已受到較嚴重傷害以外,另一個原因是在手術的過程中,多少會造成脊髓神經的受傷,以往我們除了做開窗減壓以外,並沒有其他方式可以幫助脊髓神經組織的修復;因此,為了改善手術後的恢復率,近幾年我們也開始會在手術中將幹細胞注射於脊髓神經,以改善神經的功能並促進脊隨神經再生。

IVDD這個疾病其實顛覆很多飼主的既定印象,因為有很多罹患IVDD的狗狗,發病年齡大多是3-7歲,我自己遇過最年輕的才1歲多。當狗狗癱瘓後除了需要積極的治療外,平日還要幫他處理基本的生理需求,像是擠便尿或復健等等;但是狗狗還這麼年輕,他未來還有10幾年的生命都要這樣度過,對很多飼主來說,「生活上的影響」和「心理上的打擊」都是很大的。如果可以透過手術搭配幹細胞的治療,讓狗狗恢復到正常的狀態,相信對飼主和狗狗來說都是很美好的一件事。

幹細胞是一種原始細胞,有能力分化成其他細胞,或具有協調其他細胞運作的功能。目前我所使用的幹細胞,是來自工研院生醫的犬隻脂肪來源間質幹細胞庫,這些細胞庫是來自通過嚴格健康檢查(包含血液檢查、傳染病的篩檢等)的狗狗所捐贈的「脂肪間質幹細胞」;而這些脂肪間質幹細胞在很多文獻中都指出:它具有輔助各種疾病治療的效果,尤其是針對神經的損傷、退化性關節炎,這兩個也是目前在幹細胞治療裡被發表過最多文獻的疾病。我今年也有發表一篇研究文獻於國際期刊Cell Transplantation,主要在分享如何將脂肪間質幹細胞運用在脊椎骨折造成癱瘓和尿失禁的狗狗們身上,最後成功治癒的案例。

曾經有飼主詢問過為什麼不能使用狗狗自己身上的脂肪,其實不是不能,而是太花費時間了。當狗狗因為癱瘓要盡快動手術時,這時如果還要先動手術、取出他身上的一塊脂肪,再花3-4周去培養幹細胞,一來是錯過黃金治療期,二來是多增加一次動手術的風險;此外,既然目前已經存在一個完整又新鮮的細胞庫,那我們當然會優先選擇使用這些被醫療實證有效的幹細胞做治療。

也不用擔心使用不同狗狗的脂肪間質幹細胞會排斥的問題,因為間質幹細胞本身是一種低免疫性的細胞,不具有MHC class II表面標記特性,這樣特性的細胞不會引起免疫排斥反應,而且還能調節其他免疫細胞的功能,所以身體不太容易辨識出「它是一個外來者」;當幹細胞被打入體內時,它會在疾病或受傷的區域產生協調的機制,達到止痛、控制發炎及再生的效果。

通常我們會優先挑選年輕狗狗的脂肪。有論文發表脂肪組織捐贈者越年輕,間質幹細胞活性與增生繁殖效果越好,加上工研院開發的幹細胞分離與高效擴增技術以及特殊的無血清培養基,可以從1公克脂肪做成4,000多劑品質優良且具高細胞活性的間質幹細胞,故可以不用擔心狗狗們的幹細胞治療會有細胞來源供應不足的問題。

當初會接觸幹細胞治療,是因為當時看到工研院與久騰生醫有一個幹細胞的臨床研究計畫,我對這個計畫很感興趣,希望可以更進一步了解幹細胞是否可以達到原本治療無法達到的效果;因為以關節炎來說,大多數的治療不外乎就是吃藥、打針、補充關節保養品,再進階一點可能就是做PRP(platelet-rich plasma,高濃度血小板血漿)的施打,不過這些療法的效果都很有限。但是在使用幹細胞後,可以很明顯看到狗狗的關節炎受到良好穩定的控制,或是恢復正常的運動功能,甚至有一些狗狗經過治療後,長達好幾年的時間都不需要再使用止痛藥。還有很多神經損傷的案例,原本已經放棄治療或目前醫學無法再改善其癱瘓的程度,但經幹細胞施打後,奇蹟地看到他們竟然站起來了,甚至到處跑,讓我不得不相信幹細胞真的是未來醫學的明日之星。

最後,希望各位狗狗的爸媽們都能多注意家裡的毛孩們是否為好發品種,要多保護他們的脊椎並定期找神經科獸醫師做檢查,適量運動不做高強度活動,脊椎才能用得舒服又長久喔!

分享––

相關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