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瘤是常見於犬貓的腫瘤之一,根據「2017國際寵物腫瘤研討會」的討論內容,表示狗狗癌症第一名為乳腺瘤,第二為淋巴瘤;貓咪癌症第一名為淋巴瘤,再來就是乳腺瘤。
「我家貓咪這一個月來都在家裡到處亂尿尿,有時還會跑到浴室的臉盆或洗臉台尿尿,這樣就算了,尿完還在屋裡亂滴,搞得地上都一點一點的,有時候顏色有點偏粉紅色。請問是不是我做了什麼讓牠不開心,所以牠在跟我抗議啊?」
淋巴瘤是犬貓最常見的腫瘤之一,就狗狗而言,有7-24%的惡性腫瘤是屬於淋巴瘤,其中淋巴瘤又佔造血組織惡性腫瘤的83%。犬淋巴瘤(canine lymphoma)依發生的位置及好發率依序可為:多中心性型(84%)、胃腸道型(5-7%)、縱膈型(5%)和皮膚型。
癌症不僅是人類的重大疾病,毛孩們也同樣被癌症威脅,及早發現與治療對於病情的控制有非常大的幫助,因此我們就有必要好好了解一下寵物癌症的種類及罹癌時的臨床徵兆。
一直以來,毛孩與人類的關係緊密不分,牠們可愛的外表、呆萌的舉動及無求回報的愛療癒了我們。牠們可以為孤單的人帶來一絲溫暖,讓小孩從小學習負責任的重要性,並讓一個家庭更有向心力;同時也因為少子化、不婚主義的趨勢,飼養毛孩的人更是逐年增加。
癌症不僅是人類所害怕的疾病,其實毛孩們也一樣。2014年,台北市動物保護處與國立台灣大學獸醫專業學院合作調查一項「犬貓十大死因調查報告」,此報告自2011年展開,最後分析數據並統計結果:犬貓首位疾病皆是癌症。
「奇怪?昨天不是才幫寶貝洗過澡嗎?為什麼每當寶貝靠過來時還是會有一股臭味飄來?」很多時候,臭味來源不是因為你沒幫狗狗洗乾淨,也不是因為牠又玩得髒兮兮的,而是來自牠的「耳朵」!
「咳!咳!咳!」你是否也常聽到家裡的小寶貝在咳嗽,卻不曉得是不是生病、感冒,又或者只是正常的清喉嚨呢?今天就把呼吸道疾病分為犬、貓兩類來簡介,讓大家有一份初步的了解,讓爸媽不再為愛犬、愛貓的健康擔心!
腎臟是犬貓身體裡勤勞工作的器官之一。舉例來說:一隻2公斤重的馬爾濟斯平均一天會濾出22公升的水,相當於體重的22倍、11瓶家庭號鮮乳的份量!
相信在讀這篇文章的你,每半年都會去牙醫診所報到洗牙,畢竟如果因為一時懶惰而疏忽保養,牙齒出問題後的處理──不論是根管治療、牙周重建,甚至是植牙,大都吃力不討好又貴桑桑;那,你家的毛孩又多久洗一次牙呢?
在社群軟體上曬喵皇萌照的人越來越多,養貓咪這件事顯得平易近人。但其實養貓咪不只是準備食物、水和貓砂盆那麼容易喔!貓咪除了基本生理需求以外,還有許多環境布置上的需求,千萬不能因為懶惰而忽略其重要性,才能夠真正給貓咪一個安全、舒適又開心的環境喔!
俗話說得好:「十隻橘貓九隻肥,還有一隻特別肥。」不過,假如哪天發現家中喵皇忽然拒食超過三天時,先別開心牠終於明白自己應該要減肥了,反而要擔心牠很有可能因此得到貓咪的常見疾病—脂肪肝!
上一篇提到「如何預防犬貓糖尿病」,但若您的寶貝已經得到糖尿病,為了牠長遠的健康著想,請爸媽們一定要謹記以下控制方法和日常照護管理。
慢性疾病之首「糖尿病」大家都不陌生,在飲食習慣偏向高比例精緻碳水化合物的現代,我們身邊可能或多或少有長輩正與糖尿病共存。但,你有聽說狗狗貓貓也會得糖尿病嗎?
很多家中的老人家有關節炎問題,那家中的毛小孩是不是也會有關節炎問題呢?答案是:沒錯!毛小孩們也會有關節炎的問題!
無論是新手爸媽還是老鳥爸媽,都還是要謹記關於帶毛孩出門的注意事項。畢竟出門玩就是要帶著愉快的心情,同時為自己也為他人著想,出發前一定要留意以下的一些重點整理唷!
貓的祖先與獅子、獵豹一樣住在沙漠或草原等水分較少的地方,且已習慣從獵物中獲取水分,演化至今,導致牠們對水並沒有太大的慾望;加上貓的渴覺中樞較為遲鈍,所以非要等到十分缺水的程度牠們才會主動找水喝。
有養貓的朋友們一定都知道貓咪是愛乾淨的動物,隨時隨地都會注意自己毛髮的整潔,時時理毛。不過也因為這樣照護完整的外觀,使我們不容易注意到貓咪的皮膚狀況,常常要等到貓咪頻繁搔癢、脫毛甚至是看到傷口才會發現貓咪有皮膚上的困擾。
貓咪因為疼痛而出現跛腳的狀況很少見,因此較不易被主人察覺,導致貓咪退化性關節炎的盛行率遠被低估,所以診斷貓咪的退化性關節炎對於獸醫來說是十分有挑戰性的!
根據統計,15歲以上的貓咪約有20%-50%的機率有一定程度的腎退化問題;甚至每4隻就有1隻有腎臟問題。 其實所有年齡的貓都有可能得到腎衰竭,只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與身體的老化,比例會越來越高,而好發階段通常是熟齡(6-8歲,視貓咪生活狀況而異)之後。